世上好山如好人,睨傲不肯来相亲。是何峰峦落几案,数寸气象排苍旻。
我闻好山芙蓉三十六,从有鸿濛露岩谷。一宵神运霹雳斧,但见二十四峰青立玉。
翻然飞去十二峰,来向君家伴幽独。忽遇云间骑鹤侣,为言此事非誇诩。
更有仙家十二楼,化作游龙渡江去。砚屏时映一拳小,万壑千岩共昏晓。
天地骨含千古清,收拾精神不为小。洞天两窍秘莫窥,虚冥眇漠涵天池。
须弥亦向芥子纳,静中观妙生神奇。幽人拂拭爱萧洒,掌握烟霏恣陶写。
着屐不劳追谢公,山同心会忘真假。
石假山歌。明代。陶安。 世上好山如好人,睨傲不肯来相亲。是何峰峦落几案,数寸气象排苍旻。我闻好山芙蓉三十六,从有鸿濛露岩谷。一宵神运霹雳斧,但见二十四峰青立玉。翻然飞去十二峰,来向君家伴幽独。忽遇云间骑鹤侣,为言此事非誇诩。更有仙家十二楼,化作游龙渡江去。砚屏时映一拳小,万壑千岩共昏晓。天地骨含千古清,收拾精神不为小。洞天两窍秘莫窥,虚冥眇漠涵天池。须弥亦向芥子纳,静中观妙生神奇。幽人拂拭爱萧洒,掌握烟霏恣陶写。着屐不劳追谢公,山同心会忘真假。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次韵答沃泉二首 其二。明代。黄衷。 遥峰个个排檐秀,蛱蝶翩翩拂槛过。龙性屯云长作雨,道心明水镇无波。湖光忽瀁天光动,花气犹含淑气和。奉忆函关牛背老,一编遗我至言多。
赋得蛟龙得云雨。宋代。刘才邵。 贤能摅逸志,振迹比蛟龙。云雨时方得,烟霄路自逢。濯鳞沾帝泽,拥足脱尘踪。物外将轻矫,池中岂解容。依乘应有待,际会合相从。寄语怀才者,明时好奋庸。
滕县。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但愿风雨时,民获饱粱面。前日江淮行,稍闻赵代甸。连年苦旱魃,黔首尽离散。不觉投匕箸,岂复顾厨馔。兹土景物舒,举目皆可忭。天人本相待,有备故无患。彼岂无父母,夫何罹此变。无乃期会繁,反令慈惠殄。征夫徒駪駪,忧喜付闻见。
秋夜。宋代。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虚渐集房。蛾飞争堕水,鱼退急投梁。捣练堤防冷,收禾准备荒。只愁枣红地,万马逐残羌。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归偶成。元代。丁鹤年。 东归间道已浮杯,力疾遥迎日几回。何处晚来成误认,风帘竹影月窗梅。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自容趋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叶扶疏行人庇赖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纲。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如何锥刀徒,使争爝火明。伤肤及肌骨,风雨因摧倾。颠倒委榛棘,气象犹峥嵘。行人失庇赖,伫立空凝情。缅想栽培初,爱护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几经霜露零。一日毁有馀,百年养不成。忍使易凋丧,此理真难评。忆昔陶士行,为政有善经。擢禾与移柳,一一纠以刑。既往不及追,将来犹可惩。感动遂成章,庶几知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