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
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
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
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
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
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
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
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
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
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
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
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
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
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
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
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
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
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
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
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次韵子瞻题长安王氏中隐堂五首。宋代。苏辙。 秦中胜岷蜀,故国不须归。甲第春风满,巴山昼梦非。竹深啼鸟乱,花落晚蜂飞。我欲西还去,敲门慎勿违。唐朝卿相宅,此外更应无。请看庭前树,曾攀屋里姝。流传渐失实,遗老不禁徂。试问归登物,林间翠石孤。爱君高堂上,有似蜀江壖。墙外终南近,檐西太白偏。晚梅晴自媚,老竹暗相迁。未到遥闻说,吾庐安得然。官去空留鹤,山浮不见鳌。竹林迎日净,槐木拥亭高。鸟噪知人至,蝉鸣觉口劳。谁能饮堂上,解带不穿袍。君看原上墓,坟尽但余碑。谁见生前贵,尘生带下龟。高堂幸有酒,一饮岂论赀。勉强行乐耳,古人良可悲。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齐天乐•庚申三月重过象坊桥。近现代。陈匪石。 番风过尽春如梦,纷纷坠红谁管。絮逐云飞,尘随马起,时霎轻寒轻暖。经行未懒。正如血斜阳,凤城西畔。隔叶黄莺,数声啼破翠云晚。探芳前事暗省,小桃依旧笑,何处人面。锦瑟年华,秋千院落,禁得柔肠几转。天涯望眼。怕残缬无多,寸波难剪。点素成缁,纻衣和泪浣。
金缕曲 读范曾吟草有作即以为赠。。寇梦碧。 大造耽游戏。甚风雷、陶钧鼓铸,孕成此气。狂侠飞仙儒与佛,细看都无相似。让面目、还他自己。奇绝抱冲吟一卷,试扪之、字字惊芒起。因想见,范当世。十年大祲精灵闭。几曾经、鲸呿鳌掷,凤饥麟死。纵使清流投浊淖,身溺道能相济。喜重树、文坛新帜。画貌诗心书作骨,任挥毫、跳荡人神鬼。笺墨外,浩无际。
次韵王学士七夕新秋。元代。吴澄。 煌煌桴鼓引双旌,道是天孙大礼成。金镜南飞光欲半,银潢西去寂无声。佳期一夕人谁见,别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东五星丽,应嫌抱拙要中更。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宋代。吴说。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题深省庵。宋代。蒲寿宬。 结草为庵寄一枝,钟鱼聊复事清规。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频去饮泉非为渴,偶来坐石忽忘饥。常谈且接头陀伴,欲说上乘空费辞。
严公解相还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来开阁自平津,几见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优诏赐,乞骸何用屡书陈。东都饮饯辞供帐,南驿乘符速去轮。归到宜春酒应熟,散金惟欲会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