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山上瘦龙孙,堪为笙箫奉玉碗。
使君来教後堂乐,江云江月能迎门,
门外青山谢家宅,当时池馆无复存。
乃知取欢须及早,富贵只是乘华轩。
我踰五十作委吏,尘土汨汨嗟驰奔。
有吹亦如卖饧者,安得凤凰下昆仑。
君今虽不苦称意,尚驱文弩彯朱幡。
严助昔除二千石,久劳侍从诚为烦。
送孙学士知太平州。宋代。梅尧臣。 慈姥山上瘦龙孙,堪为笙箫奉玉碗。使君来教後堂乐,江云江月能迎门,门外青山谢家宅,当时池馆无复存。乃知取欢须及早,富贵只是乘华轩。我踰五十作委吏,尘土汨汨嗟驰奔。有吹亦如卖饧者,安得凤凰下昆仑。君今虽不苦称意,尚驱文弩彯朱幡。严助昔除二千石,久劳侍从诚为烦。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曹仁宪谨荣寿 其二。元代。黄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颂鸿儒。道绍二程学,龄登九老图。化裁金作砺,持守玉为壶。我辈蒙嘉惠,称扬岂近谀。
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仪。 十年采石寄漂蓬,广济虽名寺亦空。将为新来有消息,依前山不结蓬笼。
瓶花。清代。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胜花。剪似春罗碎,翩如綵蝶斜。白头簪不可,素手赠谁家。砚侧间相映,光含一点霞。
月夜泊石牛。清代。金居敬。 人静黄昏后,扁舟泊石牛。乱虫喧入夜,孤月自明秋。酒送乡心远,诗分客路忧。姮娥流素影,伴我住滩头。
次韵云扉讲师游南山有怀张外史旧游。明代。袁华。 昔陪张外史,蹑云上崔嵬。前登风篁岭,酌泉苍藓堆。后度麦冈重,荒坟际蒿莱。陵谷嗟变迁,览兹良悲哉。维时莫春初,鸟乳声喧豗。行循灵石涧,坐觅翻经台。万竹森玉立,云扉绝纤埃。杨氏椒房亲,葬母此山隈。想当全盛日,轩盖如云来。至今清壑亭,金铺照莓苔。行觞藉草饮,蔬果杂樱梅。赖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醉题素壁间,辞翰粲琼瑰。掩映房山咏,光怪烛九垓。骑鲸上天去,化鹤何年回。二妙不可作,抚卷心孔哀。